手机导航按钮
二维码电话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集中供热事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3-31 16:17:42 来源:咸阳市热力公司 浏览次数:255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咸政办发〔2012〕107号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快集中供热事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
      

        为了加快我市集中供热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城市集中供热服务水平,保障广大群众用热需求,经第六十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就加快我市集中供热事业发展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正确认识集中供热事业发展的形势
         城市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集中供热事业发展,坚持将城市集中供热作为重要的发展工程、民生工程、环境工程来抓,深入推进集中供热体制改革,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主城区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供热能力和服务水平逐年提升,较好地满足了市区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的用热需求,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的新形势和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用热需求相比,集中供热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供热热源不足、集中供热价格成本倒挂、供热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不仅影响集中供热事业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更影响党和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为早日实现建设现代新都市、和谐新咸阳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发展远期、近期目标,并提出了“市场化运作、多元化融资、多途径供热、社会化参与”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是对近年来我市集中供热工作的总结升华,更是指导未来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发展的总纲。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站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正确认识加快供热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当前面临的形势,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思路要求上来,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合力推进我市集中供热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积极解决影响当前集中供热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扎实推进集中供热热源建设,积极解决用热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继续实施城市集中供热重点热源项目,不断增强集中供热能力。积极协助国电集团办理西郊热电联产项目各项前期手续,力争2013年年内开工、“十二五”末建成。抓紧城市北区、南区热源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加快推进大唐渭河发电厂至主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建设,确保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同步加快供热管网、换热站建设,不断完善供热网络。力争到“十二五”末,主城区集中供热完成投资14亿元,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000万平方米,使主城区集中供热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二)进一步规范集中供热市场秩序,积极解决当前集中供热供需双方脱节的问题。进一步理顺供热管理体制,规范供热市场秩序。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须向市供热燃气部门提出用热申请,由市供热燃气部门根据《咸阳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确定供热方案。凡2012年8月底以前已经办理规划许可证而未确定供热方案的建设单位,应于2012年9月底前补办用热申请。
      (三)加快建立集中供热动态补偿机制,积极解决供热企业政策性亏损的问题。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市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供热成本平衡补偿机制,促进供热企业良性发展。从2012年起,每年6月底前,由市物价部门对主城区四户国有供热企业上一个供热季集中供热成本进行核算,确定政策性亏损金额,作为下一个供热季政策性亏损补偿基数,市政府在供热季开始前两个月研究予以补助。对我市四户国有集中供热企业2011年12月31日前的政策性亏损,由市审计部门对该四户企业往年经营状况进行审计,市政府根据审计结果进行补助。
        三、切实抓好推进集中供热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认真落实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咸阳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咸阳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咸阳市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划和文件要求,突出工作重点,严格标准要求,促进我市集中供热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市供热燃气办要抓紧制定《咸阳市2012—2015年集中供热热源建设及用户发展计划》,并围绕落实《咸阳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咸阳市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暂行办法》,分别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形成完善的方案体系,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城市快速发展的实际,适时调整集中供热发展规划,更好地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二)鼓励多种方式增加供热能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吸收借鉴外地市的先进经验,按照“保障民生、节能环保、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居民小区、单位采用天然气、地热、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清洁能源,多渠道自行解决供热问题,逐步形成以城市集中供热为主导,多种供热模式并举的城市供热格局。力争“十二五”期间,利用地热、天然气、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方式,增加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
      (三)多渠道筹措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照“市场化运作、多元化融资、多途径供热、社会化参与”的思路,逐步放开集中供热市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非公有制资本参与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破解建设资金问题。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供需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由建设单位与供热企业协商,共同建设集中供热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市级有关部门要用足用活国家关于产业发展和节能环保的政策,加强与中、省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用于集中供热项目建设。
      (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严格执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政策标准,足额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集中供热部分费用,并专项用于城市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严禁以各种名义随意减免,杜绝挤占、挪用等行为。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2012年起,在足额及时拨付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供热部分的基础上,市政府每年列支专项资金,支持加快集中供热热源和公网建设。
     (五)积极推进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改造。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改造的要求,扎实推进全市既有建筑分户计量改造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既有建筑分户计量改造面积达到133万平方米。落实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改造工作奖励政策,每年年终,由市财政、供热燃气等部门依据市政府审定的年度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改造项目计划和资金计划,对当年分户计量改造情况进行联合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由市财政、供热燃气等部门组织奖励,以鼓励推进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改造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城市集中供热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我市城市集中供热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秘书长和市供热燃气部门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和秦都区、渭城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集中供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供热燃气办,主要负责集中供热工作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办等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也要及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围绕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层层细化分解,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在实处。
      (二)加强分工协作。市供热燃气办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工作指导、协调、督办,推动城市集中供热事业规范、有序发展。市集中供热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形成加快集中供热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加强宣传发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大力宣传发展集中供热事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计划和相关法规政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集中供热工作的浓厚氛围。特别要面向房地产企业、居民小区以及重点人群做好宣传,引导大家树立市场意识,养成自觉缴纳热费、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的良好习惯。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7月26日        
   


关闭